“生命地图”创新自助旅游安全机制

Filed Under 旅游行业 By 旅行者
Posted on 本文最后更新于2006-05-05 01:22:35
From links http://www.mjjq.com/blog/archives/1047.html

背负沉甸甸的行囊,却内心无比轻松地行走在追寻自由的探险旅途上。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驴行天下”的自助旅游队伍中来,在大自然中寻找最真实的快乐源泉。然而,不时发生的一些意外事故却让“驴友”们对自助旅游望而却步。重庆民间组织“驴友空间”近期创立了国内首个自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为“驴友”提供“生命地图”,以防范安全隐患。

自助旅游意外频发 安全隐患直逼“驴行”

不久前,罹难罗布泊荒原的背包客在全国各地“驴友”的网上寻亲行动中得以魂归故里。然而,这样的不幸却并非独此一例。在较受“驴友”青睐的四川线路,一年内就发生了几起意外事故:去年5月,当地一名藏族向导和一对经营户外用品的夫妇在四姑娘山登山时遇险,其中两人遇难身亡;今年元旦,两名上海游客在康定爬雪山时冻死,救援人员发现他们穿的竟是行动不便的牛仔裤……

重庆“驴友空间”负责人张建图说,安全意识淡漠、救助机制缺位、景区安全保障空白等原因,使得国内自助旅游意外频发。

“驴友空间”会员蒙汗是一名医生,他对记者讲述了自己亲历的一次惊心动魄的遭遇:他到川西旅游,途经新都桥时,天下起了大雪。因为前进心切,他和伙伴们决定冒雪爬山,可车到了半山腰开不动了。当时,已是晚上10时许,山上气温很低,修车的人冻得受不了。在山上过夜肯定熬不过去,如果不是在当地部门和武警帮助下下山,后果不堪设想。

这样的险情,“驴友空间”的每名资深会员都能举出一大堆:心理咨询师“小小”在新疆徒步行走两天没有找到水源,还险些被风化的碎石砸伤;会计师“山海关”在重庆城口县大山里迷路,只能扎营在溪边的他一夜没合眼,担心溪水上涨,自己来不及逃走;“天天”爬雪山时滑倒,卡在一棵大树上才侥幸逃生;警察“夏天”、政府机关人员“快乐”和杂志社编辑“拿笔小生”都曾遭遇或亲眼见过迷路、中暑、溺水、滑坠、中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1997年就开始“驴行”的张建图说:“‘驴行’这么多年,胆子却越来越小,对安全越来越重视,因为我们深切地感到‘驴行’中的诸多安全隐患。”

“驴友”首创“生命地图” 保障机制初见成效

在一次偶然的新西兰户外旅游专家讲座上,“驴友空间”获悉新西兰的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并参照其经验制定了“生命地图”机制,即自助旅游团队出行前将详细的行程安排、人员组成及联系方式传到“驴友空间”网站上的专门论坛里,由资深“驴友”对其计划、领队和团队进行风险评估和提出建议。每到约定时间,还要发短信向版主报告进程,一旦失去联系,将启动救助预案,联系团队成员家人、当地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联合救助。

“生命地图”从今年3月试运行到现在,已有好几个团队体会到切实的保障。“拿笔小生”等20多名“驴友”3月到四川卧龙爬雪山,凌晨3时到达,5时开始爬山。由于积雪很厚,很多人又没带登山杖和雪套等装备,行进十分艰难。幸运的是,因为启动了“生命地图”机制,“驴友空间”临时安排有经验的“驴友”作为小组负责人,形成更紧密和有效的相互照应小组。在12个小时艰难爬行后,他们终于坐上温暖的车辆。

“拿笔小生”说:“是版主在后方及时联系、安排了车辆,否则我们还要继续走3个多小时的路,很多人都可能因体力不支而倒下。”

不久,又有团队发帖子准备去卧龙,但“驴友空间”经过评估认为线路不合理风险大,建议团队进行了修正,避免了意外。

张建图介绍说,“驴友空间”成立于去年6月,现有6000多名会员和30多名版主,最多一天跟帖3000多条。本周有100多名会员拿到了刚刚定做的金属身份牌,上面刻录着本人的名字、血型、生日、身份证号码和联系电话,以便为救援提供帮助。同时,为了让机制更好地发挥实效,“驴友空间”还组织了多次新“驴友”培训,包括装备、伤员救援等知识培训。

“生命地图”机制于今年五一正式推出,目前已有27条中长线路启动了该机制,经过评估后已经登记备案。

“驴友”心声:借鉴国外安全机制 期待政府多方参与

河北石家庄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负责人祖星辉说,自助旅游意外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大多数人参与自助旅游仅仅是为了好玩、新奇和时尚,而对其本身认识不足,缺乏相关安全知识、技术和装备;其次是自助旅游目前尚处于政府监管范围之外,各方面监管仍是空白;再次是自助旅游组织松散,俱乐部和领队水平良莠不齐,安排行程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

在大多数户外运动和旅游发达的国家,几乎都有专门的政府机构负责,而且景区配套设施和救援机制也比较完善。张建图建议,因为自身局限,“生命地图”只能针对小团队,很难推而广之,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

一是由政府建立相关机构,专门负责自助旅游团队的监管和联系。

二是景区要设立配套设施,同时细分市场设计出不同人群需要的旅游线路。例如在澳大利亚,同一个景区就分为基本游、背包自助游、山地车穿越游等不同线路。在新西兰,雪山上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座小屋,向“驴友”提供必要的物资补给。

三是尽快建立专门的救援机构,目前中国甚至还没有一支正式的高山救援队,如在雪山发生意外,依靠同样不熟悉情况的武警等力量很难有效果。

四是“驴友”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救技能需要加强,不能光图好玩而忽视安全防范,在装备和技能方面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五是希望能建立一些协会或民间组织,提供“驴行”的信息,以解决目前“驴友”行走方式比较松散,容易发生意外而无法联系的问题。

河北石家庄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负责人祖星辉说,社会舆论也应该正确对待,要多宣传“驴行”中需要避免的风险,宣传安全意识,引导广大“驴友”充分重视安全保障。

 以上原文出自:新华网  记者:张琴、朱峰

固定链接  |  归类:旅游行业  |   发布于:2006-05-05 01:14:55

上一页:了解西藏:藏密法器-嘎巴拉碗[人头盖骨]

下一页:日本旅游指南:日本购物攻略

Comment


Post a Comment

(必填)

(必填) (不会被公开)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