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印度十大最美景观

Filed Under 世界风景名胜 By 旅行者
Posted on 本文最后更新于2007-06-10 18:21:50
From links http://www.mjjq.com/blog/archives/1425.html

泰姬陵  图片
古老的恒河孕育了不朽的印度文明和建筑奇观,多少年来受世人景仰和参拜……      

泰姬陵
图片

    泰姬陵是全印度乃至世界最有名的陵墓,被世人称为人间建筑的奇迹。它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城近郊亚穆纳河南岸,从印度首都新德里乘火车3小时可到达。     

    莫卧儿王朝皇帝沙杰汗的爱妃蒙泰吉·马哈尔娇艳美丽,才华过人,在随同沙杰汗出巡的途中不幸去世,时年39岁。为纪念与之形影不离的爱妃,沙杰汗征调2万多名民工建造了这座陵墓。     

    泰姬陵始建于1632年,到1653年才完工,工期长达22年之久。陵区南北长580米,宽305米,中间是一个美丽的正方形花园。花园中间是一个大理石水池,水池尽头是陵墓。陵墓全部用洁白的大理石砌成,在清澈的水池中形成无比圣洁的倒影。     

    陵墓的平台是红砂石,与白色大理石陵墓形成鲜明的色调对比。陵墓中央覆盖着一个直径达17米的穹窿,高耸而又饱满,以天空为背景,构成壮美净洁的轮廓。陵墓四角各有一座高达41米的尖塔。陵墓两侧的配套建筑为清真寺,式样完全相同。墓穴为地下穹形宫殿,白色大理石墙上镶嵌着宝石。     

    泰姬陵宏伟瑰丽。凌晨或傍晚是观赏泰姬陵的最佳时刻,此时的泰姬陵显现出无与伦比的纯洁、静穆和优美。 

 

马哈巴利普兰巨型浮雕
马哈巴利普兰巨型浮雕

马哈巴利普兰城又称为“七寺城”,是印度东南泰米尔纳德邦的旅游胜地,濒临孟加拉湾,早在七世纪就成为印度教的活动中心。这里有许多5-8世纪的名胜古迹,最著名的是马哈巴利普兰浮雕。马哈巴利普兰浮雕凿刻在海边两块高达60米的巨岩上,讲的是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的《摩柯婆罗多》中的英雄阿朱那的故事。有形象生动的神灵、魔鬼和动物的图像100多幅。此外,与巨型浮雕相距不远的海岸庙也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地方。

阿旃陀石窟
图片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西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县阿旃陀村的瓦古尔纳河谷,是在离谷底76米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的一处佛教庙宇,四周风景如画。

阿旃陀石窟自公元前1世纪开始建造,到公元7世纪才完工,工期长达700余年。30个石窟高低错落,绵延550米,环抱成新月形,俯瞰清流翠谷。石窟内有石雕佛像和壁画。大量现存壁画的主要内容是释迦牟尼的生平故事,还有一些反映的是笈多王朝的宫廷生活。

 

锡克教大金庙
锡克教大金庙

在锡克教的活动中心阿姆利则市,可以看到锡克教的最大寺庙——大金庙(因这座寺庙的顶和门户镏金而得此名)。阿姆利则市是印度西北旁遮普邦的边境城市,同巴基斯坦接壤。大金庙是15世纪由锡克教第五代宗师阿尔琼创建,后遭洗劫毁废,几经重建修复。1830年重修时,用了100公斤黄金。锡克教信奉一神,但不为神画像,也不为神塑身;锡克教不设专职神职人员,凡成年人,不分男女都可以主持礼拜。锡克教的寺庙一般有四个门,分别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意味着锡克教的大门向来自任何方向的兄弟姐妹敞开。无论白天黑夜,任何时间都可以去大金庙参观,而且从不收费。

 

哈勒比德-贝鲁尔寺庙群
哈勒比德-贝鲁尔寺庙群

哈勒比德和贝鲁尔是位于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两个村镇。12世纪初,哈勒比德还是曷萨拉王朝的都城。哈勒比德-贝鲁尔寺庙群是印度文明的瑰宝,寺庙里的墙上全是壁画,但是哈勒比德寺庙的壁画就有1万多幅,被前来参观的西方人称为“印度的巴罗克”。哈勒比德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洗劫而逐渐衰落,贝鲁尔的寺庙保存得较为完好。

 

耆那教巨型石雕像
耆那教巨型石雕像

耆那教巨型石雕像位于印度南方的卡纳塔克邦,是一尊高达17米的耆那教创始人筏驮摩那大雄的石雕像。这座巨型石雕像是印度雕刻家、耆那教第22代祖阿利湿塔米内的杰作。雕刻于10世纪统治南印度的恒加王朝时期。从下面到达大雄雕像脚下,需要攀登600余级石阶。耆那教是与印度教、佛教同时兴起的古老宗教,教徒虽然不多,影响却很大。耆那教的经典以和平主义为基础,反对伤害众生,主张苦行主义。耆那教徒每12年在大雄雕像前举行一次大典。

 

古特伯高塔
顾特卜塔

古特伯高塔(Qutab Minar)高耸在距新德里15公里的梅特乌里村,建于1193年。古特伯是印度穆斯林领袖穆罕默德的得力将军,在穆罕默德遇刺身亡后建立了德里苏丹国。
古特伯塔有红色大理石和白色大理石砌成,塔高73米,底层直径为15米,到顶部逐渐缩小为2.5米,是世界上最美的石塔之一。在古特伯塔附近还有一些印度穆斯林的古迹。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
太阳神庙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石印度教的寺庙,位于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的科纳拉克村,濒临孟加拉湾。神庙建于13世纪,外形是别致的太阳神苏利耶的战车,有12对巨大的石雕车轮和7匹拉着战车的石马。寺庙内的雕饰精美细腻,造型生动。

 

耶奥拉石窟
 耶奥拉石窟

耶奥拉石窟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县的耶奥拉村距阿旃陀石窟数十公里,建于9世纪至11世纪期间,是一片开凿于峭壁上的庙宇,主要是耆那教、湿婆教和印度教的庙宇,也有几尊雕像是佛教。耶奥拉石窟中最宝贵的是凯拉萨寺庙,即第16号石窟,属湿婆教,石窟高达33米,长50米,开凿于拉喜特拉库塔王朝时期。

 

卡杰拉霍寺庙群
卡杰拉霍寺庙群

卡杰拉霍寺庙群位于印度东北部,占地21平方公里,分东西两大片,寺庙总数85座,先后建于公元950-1050年。在这个历史时期,卡杰拉霍一带是印度佛教中米教一派的活动中心。也许这里偏远而免遭征服者的蹂躏,所以寺庙群中有20多座寺庙至今仍保存得相当完好。 

卡杰拉霍寺庙群中,绝大多数都是用坚硬的河底砂岩建成,庙内有大量精美的雕刻,数百幅表现性爱的浮雕,是根据8世纪《爱经》的内容雕刻制成的,浮雕涉及的人物有天神、国君、士兵、乐师、舞者及众多平民,造型栩栩如生,是印度文明的奇葩。

印度宗教资料

印度教(Hinduism) >>LINK
印度教(Hinduism)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估计数)(德国一机构统计数字为约9亿),仅次于拥有超过20亿信徒的基督教和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所有的印度教派别都以撰于公元前5000年的《吠陀经》作为经典教义。在此之外,各派别还各自信奉其他不同的经文。 

印度教(Hinduism)一词,是19世纪时期的欧洲殖民者创造的。印度人自古以来则以多种名字来称呼自己的宗教,如“永恒的法”、“吠陀信仰”、“毗湿奴信仰”、“湿婆信仰”等。

印度教是印度的传统宗教,与佛教也颇有渊源,它在约公元前2000年随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而兴起的,起源于上古的原始崇拜和巫术。一般认为,印度教源于古印度吠陀教及婆罗门教,大约在8世纪,印度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羯罗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义,对婆罗门教进行改革而形成了印度教。另一说法称,印度教是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间,逐渐演变成吠陀教,最后发展成婆罗门教,即今天的印度教。

锡克教(Sikhism)  >>LINK
锡克教(Sikhism)是诞生并流行于印度部份地区的宗教。锡克教是在印度教的虔信派/毗湿奴城派和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共同基础上产生。1469年由第一任祖师拿那克(Nanak)创始。圣地在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市,此地有锡克教最大寺庙——大金庙。
“锡克”在梵文的原意是“门徒”,因该教教徒自称祖师的门徒。锡克教强调人人平等,男人之间互为兄弟,女人之间互为姐妹。他们不祭祀“神”,只礼拜几代祖师。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时约有信徒900万人,85%以上居住在印度的旁遮普邦,剩下的则主要居住在哈里亚那邦的德里,另外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及加拿大等国也有锡克教徒。

锡克教男人都用长布包头,勇敢善战,多取名为“辛格”(意为狮子)。由于他们是信仰印度教的当地王公的叛逆,在英国统治印度期间,比较和英国人合作,所以是当时军队的主要力量。在上海英国租界的巡捕也主要是锡克教徒,因为他们用统一的红布包头,所以被上海人称为“红头阿三”。

现在的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也是锡克教徒。

耆那教(Jainism)  >>LINK
耆那教(Jainism),始创人名笩駄摩那,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有其独立的信仰和哲学。此教秉承与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耆那教祖玛哈维拉(Mahavira,前599年-前527年)对耆那人的教诲。

耆那教尊奉尊者大雄玛哈维拉为第24代祖师,也是最后一位祖师。根据耆那哲学所述,所有的祖师都是人类。但是,他们已经通过禅定训练和自我实现达到了完美或觉悟的状态——他们就是耆那的神。

尊者大雄诞生于2,593年(前599年)前的Chaitra月(现在的4月)上弦月第13天。出生地在印度比哈齐。他的生日以后被作为了大雄节(Jayanti)。

 

固定链接  |  归类:世界风景名胜  |   发布于:2006-11-16 21:27:40

上一页:中甸风光:巴拉格宗神山(1)

下一页:世界之旅:11月份世界各地主题旅游活动

Comment


Post a Comment

(必填)

(必填) (不会被公开)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