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镜头中的北京

Filed Under 优秀摄影作品 By 旅行者
Posted on 本文最后更新于2009-05-14 16:28:10
From links http://www.mjjq.com/blog/archives/1925.html

在摄影人的眼里,故宫东北、西北两个角楼的地位甚至不输于三大殿。“它们在水一方,隔着一条护城河,守卫着紫禁城的尊严,就像一个张开双翼的天使。对于我们而言,一条河隔开了时光,镜头里看到的,就是老北京曾经帝王将相时代的旧影。”尤其在夕阳西下、角楼和故宫的景观灯点亮之时,八百多年的老北京似乎瞬间褪下布满尘埃的衣裳,穿上华丽的丝袍,在聚光灯下展现北京最大气的一面。 摄影作者:翟东风

 

 

    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拍过一部名叫《剃头匠》的电影,故事就发生在北京什刹海老胡同里。有人说,如今蜕变中的北京正在上演一部“拆城记”,剃头匠的命运,或许就和随处可见的“拆”字一样,说不定哪天就消失了。“这些老匠人的命运就和《剃头匠》中的敬大爷一样,推着小推车,在什刹海的胡同里走过大半生。2006年的夏天,我在一棵有知了在叫的柳树底下邂逅了这位剃头匠,顾客都是些打了多年交道的老相识,直接往凳子上一坐,车前车后两面锃亮的镜子,剪成什么样、是不是想要的效果,前后瞥一眼就清楚。老匠人玩不出什么花活,擅长剃的就是寸头。这两面互相折射的镜子,容我们窥到了北京市井生活的最后一点方寸。”摄影作者:Warren

 

 

    北京的魔力在于,宏大的背后或许就是脂粉,幽深的胡同里总有奇迹。“这是位于北京西单一家很低调、但格调堪称豪华的私家俱乐部中国会(China Club)的一角,这里原为康熙二十四子的府邸,全部客房仅有8间,纯中式的房间里,放置着欧洲手工打造的浴缸。当我走进这里时,衣服上还有西单拥挤人群的味道,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中国人说的大隐隐于市,是否就是这个道理?”摄影作者:Catherine Karnow

 

 

 

    2005年10月12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全球发布的第二天,在中国人民大学南墙旁,两位报名奥运志愿者的大学生流连在福娃迎迎的身边,模仿着迎迎奔跑接力的姿势。“北京奥运会期间,志愿者的总数将达10万人。他们的工作默默无闻,发自内心的快乐其实很难捕捉到。这两个画完福娃、正在游戏着的年轻人,脸上还带着些稚气,奥运对于他们而言意味着心灵的图腾,画面上毫无遮掩的快乐,朴实中蕴涵着力量。”摄影作者:浦峰

 

 

 


   作为国粹,京剧是北京最高亢的音符和最激越的节奏。来北京旅游的老外,都喜欢去梨园、湖广会馆或是老舍茶馆听一段戏,眼睛在跳动的字幕和舞台之间切换。“这个正要去唱《贵妃醉酒》的女子在后台吸引了我,浓烈的红色让我感受到,京剧的生命力实实在在地在我眼前跳动,面对镜头的她,神情和在舞台上没有区别,这是京剧演员对于艺术的较真和执着,穿上了戏装,就不分台上台下了。”摄影作者:李建泉

 

 

 

     2007年11月1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一位观展男子正路过耿建翌20年前的旧作《第二状态》。这幅耿氏著名油画,是艺术中心初期策展《八五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的一部分。自从2002年初美国人罗伯特将艺术氛围带到798之后,包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内,798艺术区内的画廊、艺术作坊已经多达上百处。“工业时代的衣服,新时代的艺术细胞,798无疑是北京最前卫的艺术区,耿建翌著名的光头笑脸带有明显的夸张成分,纯白的背景,与黑衣人的冷峻姿态形成鲜明对比,时代与时代之间就这样插了电,对上话。”摄影作者:婷婷

 

 

 

    位于中轴线上的毛主席纪念堂,连同整个天安门广场,是很多外地游客在北京驻足观光的第一站。“庄严的毛主席纪念堂寄托着对于领袖的怀念,这份情绪是每一个人都挥不去的,抬起相机时便觉凝重。我发现了一个小摊,卖着些和毛主席相关的纪念品,大多缠上了中国结和小铃铛,风一吹就开始清脆地响起来。宏大凝重和细小轻松于是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了,都是为了纪念,都是天安门,没有不爱的理由。”摄影作者:李建泉

 

 

    在北京旅游,特别是在胡同,经常能发现名字里冠有“这府那府”的老四合院式菜馆。这些菜馆多做的是“私房菜”,讲究的是在吃饭的当口体验到最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味。“这餐厅的进深很深,看着就是以前的大宅,透过门洞隐约可以窥见到内在的气派。三个厨师坐在门前的门槛上,雪白的工作服在青绿的大宅门前,显得特别突出。他们刚从后厨出来,在享受着午餐和晚餐之间的休闲时光。这三个北京城里最普通的生活者,正在用毫不修饰的微笑,向我传递快乐。”摄影作者:Catherine Karnow

 

 

 

    卢沟晓月,燕京八景之一,“五更他处不见月,惟卢沟桥见之。”“当世上一切歌曲和传说都湮灭无闻的时候,只有建筑在与你说话。卢沟桥是我喜欢的北京名胜,每个石狮子都被游客摸得锃亮,而卢沟晓月的意境,讲究的则是远山、近水、晓月、美桥之间的呼应。黄昏时分,斜斜的太阳逐渐勾勒出桥上砖石的轮廓,几个穿着乡土的当地人踩着自行车踏月而归,黑重的影调和滑动的身体令卢沟桥显得更加悠长。:”摄影作者:Michael S.Yamashita
 

出自:YOKA时尚网  声明:图片版权属作者所有

 

相关链接>>

 

固定链接  |  归类:优秀摄影作品  |   发布于:2008-04-29 13:45:23

上一页:国家体育馆鸟巢内部景观图片

下一页: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

Comment


Post a Comment

(必填)

(必填) (不会被公开)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