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木寺阳光明朗生活恬淡

Filed Under 中国风景名胜 By 旅行者
Posted on 本文最后更新于
From links http://www.mjjq.com/blog/archives/564.html

  一清早就被隆隆的流水声吵醒,虽然还是犹有困意,可再也睡不着了。在拥挤的小店里十分耐心地等到早餐,匆匆吃完,在街上踅摸能否换间安静的旅馆,安排妥当,开始一天的活动。

  格尔底纳摩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诺尔盖县西北部的那摩寺景区,建于1413年的纳摩寺是川西高原几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和甘肃那边的郎木寺隔岸相映。现在的纳摩寺十一世活佛隐居印度,寺内喇嘛说他于1984年曾回寺7日。寺内供峰着本寺第五世活佛的真身(面部涂以金粉),这是所有藏传佛教寺院中唯一的拥有活佛真身的寺院,而其他所有藏传佛教寺院只有佛骨舍利被供奉在灵塔内。

  小小的郎木寺镇,却有着两个独立的寺庙,甘肃境内的达仓郎木寺和四川境内的格尔底纳摩寺。今天上午的阳光格外好,顺着主路到达小桥边,往左就去参观四川的格尔底纳摩寺了。

  其实,所谓的白龙江在镇上很多地方只是一条小河甚至水沟,人可以横跨其上,足跨两省。在格尔底纳摩寺这边,就有许多细小的支流。

  经过的村庄虽然破旧寂静,但穿流的江水欢快跳跃着,带来无限的生机。溪边的藏式小店外,三三两两的游人闲坐,懒洋洋地享受高原的暖阳。

  这里有不少回民居住,格尔底纳摩寺的入口处不远就是一座清真寺。色彩明艳,装饰繁丽的大门,绿色琉璃瓦的重檐尖塔,在阳光的映照下显现出夺目的美丽。不同的教义,距离如此接近,却也相安无事。

  沿山路曲折而上,寺庙和民居穿插在一起。依山而建的民宅,土红的门楣,灰白的院墙,木构造的房舍,同样木制屋顶的瓦片上还压着许多块小石头,实用而古朴。还有墙头随风晃动的蒿草,暗示着内里生活的迹象。景象看上去虽然粗陋,却有着某种远离尘世般的气韵。

  格尔底纳摩寺比郎木寺小了不少,但却更有特色。散布在不同山坡上的大小庙宇,似乎没什么规律地建造起来,房屋看起来不像寺院倒更像村庄。寺庙门口的地上铺的是大大小小的青石板,宝蓝色的窗楣迎风飘动,衬托着雪白、朱砂红色的庙墙,深红、土黄的檐下图案装饰出一份精致。

  高大的经堂门口上面挂着黑底色大白方格的帘子,长长铺展开,深垂在廊下,那一种庄严和沉稳彰显于无声之处。

  山顶上一座小小的寺庙,外表着实平淡,好象一户普通民居的院落。院门口有人膜拜磕头,院子里面也有不少人在转经。推开中间庙前的玻璃门,守殿的老喇嘛和蔼地迎上前来,领着我们参观,耐心地讲述着这里曾经的历史沧桑。原来,此处供奉的佛像中有座是活佛的肉身,已有300年历史,是第五世活佛。原先旁边的第七、第八世活佛也是肉身,可惜在文革中被毁,目前只有舍利子了!听到这样的波折,不由让人生出一种无法言说的痛惜和怅然!

  顺着老者手指的方向看去,前方高高的玻璃罩后面,果然看见一个瘦瘦、小小,脸面镀了层金的人头,木然的表情,让人有些怀疑这是一个曾经鲜活生命死后的肉身!屋内的光线非常地暗,愈发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氛围,使人不敢长久地停留……

  重又回到阳光明媚的室外,细细观察,这边寺庙的屋顶和对面郎木寺的鎏金色不同,全部都是银光闪闪,在湛蓝的天空下,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如果说朗木寺在建筑特色方面尚有些独到之处的话,格尔底纳摩寺这边完全是风景旖旎了。漫步在寺外的山顶上,这里的视野极为开阔,满眼是高山草甸,树林青葱茂密,白龙江在山脚下欢畅地奔流,岸边牦牛在悠闲地吃草,三两的喇嘛行走在山路,红色袈裟点缀其中。

  素雅的画面,空寂的氛围,简陋的建筑,淳朴的居民。生活在这里有了另一种诠释——恬淡、从容、安详、与世无争。这一切,构成了格尔底纳摩寺的全部,精神的丰盈与灵慧……

  参观完格尔底纳摩寺,已近中午,吃了点东西,我们开始徒步大峡谷。(就是格尔底纳摩寺旁边的白龙峡谷)

  途经那个网上极富盛名,门楣十分奢华的小学校,可惜今日放假,从门外望去,校内空荡的操场上只有了了三两个学生在打球,想进去探访的念头被打消,只在门口站了会儿。这大门真是极尽修饰之能事,已然够光彩夺目了,还在被雕梁画栋。那个小心描绘彩画的工人,是否就是“傻根”的原型呢?

  昨天来郎木寺的一路上,我们的包车司机就竭力推介此景点,号称“若不去大峡谷,就算没来过郎木寺”,攻略上没有详尽的介绍,再者我们来自平原地区,已领略过不少峡谷风光,有种怀疑的心理,并未对这里的峡谷报有太高的奢望。

  一进峡谷,便见碧水盈盈,疏林苍苍,清爽的凉风送来阵阵暗香。趟过水中乱石汀步,跨过独木桥,不时需要拨开茂密的荆棘和长有小刺的灌木寻找着向前的道路。有时甚至要在石堆中爬上跳下,飞身横跃过河滩,还要当心脚下的碎石和灌木的刺,一不留神容易把脚扭伤或皮肤划破。好有一点惊险,但乐趣也伴随其中!

  头顶的太阳穿行在云层间,光线忽明忽暗,让峡谷蒙上一层幽寂的情味;行走在乱石滩上,脚边是一直湍急流淌的白龙江水,两旁是高耸的嶙峋山壁。浓绿的松林、葱翠的草滩、明黄的树叶、棕红的灌木,蓬蓬勃勃,多姿多彩,一切都爽目沁心。虽然这里海拔已是3200多米,并未让人感到胸闷气喘。

  迤逦而行,走走停停,不断地向上攀爬。当我们拐过一个弯,逼仄的崇山峻岭间豁然出现了一大片开阔且地形起伏相当缓和的草场。这里,草甸密集,茂盛丰厚,固守着夏天才有的那种浓绿;灌丛稠密,从草场边一直延伸到山坡上;峭拔的岩峰,壁上呈现长期自然风化而形成的色彩,仿佛一幅幅随意泼墨的山水壁画。远处的山顶上,覆盖着若隐若现的薄雪,给这灰调子的山峦增添了一抹纯洁的亮色。夏草冬雪并存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


  草地上有着不少牛粪,肯定曾有大量的牛群在这儿被放牧,还有安营扎寨的痕迹,推想盛夏季节这是一方露营赏夜色的好去处。

  什么也不想,只静静地坐在草地上,看山,看树,看天,看云。思绪已游离在身体外,醉心于妙不可言的真空状态,只想让时间停留……

  在苍翠中有着丰富层叠的色彩;于高耸间感受到苍茫寥廓的气势。也许,这才是高原上峡谷的真谛?

  从峡谷回到镇里,时间还不晚,于是漫无目的再次溜达在镇上唯一的马路。不经意间的一瞥,立刻怔住了,一道彩虹就在眼前!赤橙黄绿蓝青紫,斑斓的色彩,柔缓的曲线,那么清晰,那么自然!底下,是蜿蜒的群山,古旧的村镇,错落的土屋,静静地,构成一幅奇妙和谐的图画!

  一股暖流参杂着微微的感动涌上心头……

  看看天色差不多了,我们又来到格尔底纳摩寺这边。爬上寺对面的小山头,等待着夕阳西下的时刻。空中的云彩还是那样多,或缱绻,或舒展,或翻涌,或奔腾;一轮艳阳,时而被遮挡,时而又露出光芒。把周围的云彩酝染得浓淡相宜,分外婀娜,并以放射的姿态向天穹扩展!

  在这欲隐还出中,让人琢磨不透,她已经沉在山后?还是尚在人间?

  回首东望,夕阳中的红石崖,沐浴在金色的余晖中,如同罩上一层黄灿灿的薄纱。山下的古镇,对面的郎木寺,入目的一切都是令人难忘的美景!

  夕阳刚刚收敛,乌云就翻滚着,黑压压地从远处的天边迅速地蔓延到了头顶,片刻后已覆盖住镇子的整个天空!豆大的雨点随之而下,由疏而密,让人措手不及,只得仓皇逃离!

  跑到山脚下,雨滴已变成了指甲盖大小的冰雹,打在头上微微生痛!路过寺庙门口附近的转经廊,看到这承载着藏民精神寄托的宗教神圣之地,已变成了游人俗客躲避风雨又可赏景的逍遥棚,多么生动有趣的情景,忍着疼痛,立此存照吧! 当然,我们也在这里潇洒了一把!

  十几分种后,冰雹停止了,浓云渐渐有些散去。天光又亮了些。空气经过雨水的洗刷,变得格外清新!山的那边,隐隐绰绰地又呈现出一轮淡淡的彩虹!这真让人领略了什么是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晚上,大家挤在阿里餐厅里,享受了在郎木寺最舒心的一顿晚餐。店堂虽小,却充满温情。墙壁上贴满了游人的留影,桌上的几大本留言集,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书写了各样的感言和对这家小店的赞叹!

  现在是黄金周高峰时刻,屋内人头济济,相识或不相识的游人开心地聊天,海阔天空,无拘无束。这里没有平日生活的琐碎和工作的繁忙,有的只是各自旅行的见闻以及开心的趣事。

  遇见一位广州来的客人,此君单人独骑,开着车从广州到新疆,已游历了一月有余,又转道来此地。让人好生羡慕。特别听到他开的并非什么越野车,而是一辆“普力马”,更加惊叹!真恨自己为什么不能鼓足勇气开毕加索呢?我的车可比他的好多了!

  阿里一家人忙前忙后,不因客人的增多而忽略了烹饪的必要程序。攻略上推介的那道“土豆泥”果然正宗,软细味浓,滑爽可口,不愧是此处的招牌菜!对得起我们不短的等待时间。

  昏暗却温暖的灯光,拥挤但快乐的小屋,纯朴又勤劳的一家,亲切的笑容始终挂在他们的脸上。已然在“驴者”中有了极好的口碑,并未因被过多的关注而失却了朴素的初衷,这朴素的底色才使他们有着坚实的基础!

  探身看去,窗外的夜色是深悠黑暗的,连路灯也没有,零星的犬吠和窗户里透出的灯光,打破了沉寂。郎木寺的夜,伴随着人性的亲和与神灵的庇护,是这样的温馨和富足!

固定链接  |  归类:中国风景名胜  |   发布于:2005-11-20 14:36:54

上一页:景点介绍:木格措风景区

下一页:英国上演最恶搞节目 参与者真以为自己上太空

Comment


Post a Comment

(必填)

(必填) (不会被公开)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