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印象 ] 大理游:造作的人,美不胜收的苍山洱海

Filed Under 旅行游记 By 旅行者
Posted on 本文最后更新于2006-01-10 22:59:35
From links http://www.mjjq.com/blog/archives/703.html

目前的中国地图,铁路交通的西南末稍触及大理就嘎然而止。

嘎然而止的还包括一整夜咣当咣当的半梦半醒,此时我站在大理火车站的站前广场,四下张望,毫无意义地摆弄背包肩带上一枚小小的指北针。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得有些无所适从,层次不同的浓云在天空变幻,空气清新的南国小城在面前呈现。一切都是陌生的,但又一切都胸有成竹,真想按手机通讯簿里的号码序列给所有朋友群发个短信。可是说什么呢,突然又发现,我只想告诉一个人:我到大理了,独自。
早晨七八点钟,出站的旅客渐渐散去,招揽散客旅游的大姐们捏着导游图呈扇形向我包抄过来。我不退反进,迎着其中一位走上前去,抢先问道去苍山索道要多少钱。她恐怕没有想到吧,有些受宠若惊,试探着报了个价,并一再声明她的报价多么便宜,线路多么优越,我立刻表现得很感兴趣,其他人见状也就散去了。我即客气地说那好吧,我上午要在下关办点事儿,给张名片吧,下午联系你。

下关,即大理新城,大理白族自治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而真正的旅游胜地大理古城,在下关北面13公里处。这一切,我都做足了功课。8路公共汽车,投币一元,这些我都知道。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把名片捏成一团,悄悄塞入备用垃圾袋(垃圾是不能乱扔的,这我也知道)。

我知道大理,唐代南诏国和宋代大理国的国都;我知道苍山雪、洱海月;我知道崇圣寺三塔、大理茶花、洋人街、银饰、扎染、五朵金花,甚至《天龙八部》影视城;我还知道大理古城是座被翻新了的旅游城市。我什么都知道,还去大理做甚?验证吗?反正要路过,去一个熟悉却从未到过的地方迷路吧,把地图塞入背包,把指北针翻成背面,“我准会大有所获”。

我在8路公共汽车进入古城的第一站下车,整理好好背包,系紧鞋带;大理,我来了。披挂整齐,挥舞着数码相机;段誉,我来了,要夺你的"神仙姐姐",抢你的"六脉神剑"。

倒没遇上多情又仗义的那位大理王子,却无师自通地会了凌波微步。大理古城不大,多仿古建筑,街面很干净。玉洱路,由东往西是个上坡,街两旁有石砌的沟渠,自苍山下来的泉水哗哗作响,盖因渠中每隔一段砌个台阶,造成一些袖珍形的瀑布,倒是有声有色。逆着水流不用多远就能走出西城的苍山门,一路上,不断有野导游迎面前来揽生意,没办法,谁叫我的装束那么游客呢。只好左脚虚踩“巽”位,身体却突然移向“坤”位,望“艮”位迈去一大步,最要紧的是把头摇成拨郎鼓,口中念动秘诀:“不去不去”。这样曲折蛇行,摆脱了数个野导,“微步觳纹生”是吹牛,“微步臭汗生”是真的。

对大理的最早印象来源于小学语文的一篇课文,隐约记得文中说到大理的石板路、老房子、骡车,以及产自苍山以大理为名的石头,那时我以为全世界盖房子用的大理石都是从大理运过去的。岁月随风飘逝,小时候的印象派已模糊成了我眼前的现实主义,苍山——我自始至终都没能看见苍山的任一山峰,但我知道它们在那里,就在眼前,云山雾罩,点苍山的二十余峰,云深不知处。

苍山一景“玉带云”此番是无缘得见了,我想现在的云叫“玉幕云”更合适。虽说苍山不肯为我开幕,但幸好这次并没打算来讨教点苍剑法,无论是乘索道还是骑马,上山就免了。出大理古城苍山门向右看去时,远远有三个塔尖,那就是古城的标志——大理三塔,竖在那里,历经千年,等我去看望它。唔,千年都等了,就不在乎这一刻,我决定先回城里转转。

复兴路是古城的步行商街,石铺的街面,南北贯通全城,繁华所在。这路名看来是后取的,诸如什么人民路、双拥路之类,充满了政治特色——我的意思是说:这名字毫无特色!远不如前番的“玉洱路”那么悦耳。复兴路南段是典型的游客区,鳞次栉比的仿古建筑都做了商铺,出售各种旅游商品,以银器店和扎染店居多,所有银器店门口都设个微型作坊,坐着位刻意身着白族服饰的银匠,一则揽客,二则显示现场制作的新鲜劲儿。

我不喜欢太做作的商业手段,以至于在这条街上看到所有穿民族服饰的人,都恍惚觉得他们是某“民族园”里穿制服的职工。这种排斥感在古城南门外到达极点。大理城是典型的古代都城格局,城墙围个四方(可惜现在城墙大多被拆了),街道横平竖直,南北东西四个城门。南方属“朱雀”,应为正门。城楼是古建筑,可惜我去的时候正赶上维修,顶上搭着脚手架。因为这个城楼门洞上镌有“大理”二字,游客多爱在这里摆POSE,留此存照。南门外也因此聚了一群本地的年青女子,全部身着白族服装,不知是不是天气原因,有些却外披一件茄克。一见游客就喊:"照相吧,五朵金花!"然后任人挑选,脱茄克,侃价,收取费用。

看到五个姑娘训练有素地围着位凸腹秃顶的中年人,齐声喊道:“茄——子”。突然心生厌倦,本来还犹豫着想要不要在大理住一晚的,现在考虑要离开了。城里多的是旅游车售票处,倒不用着急,来都来了,时间尚早,且向北行去。

复兴路北段却市井得多,也是步行商街,房屋却有了烟火色,多了日用商品和小吃店铺,街上行人也多,外地游客却少了,多的是本地人,和进城采买的乡民。也有白族服装穿着,布料却色泽沉稳,泛着乡土气息,女人大多背着竹篓,整筐半篓的新鲜菜蔬或新鞋布料之类,牵着孩子的,抱着只母鸡的,晒黑的脸上自然呈现出太阳般的笑。系着红领巾的学生一手抱着两本新作业本,一手撰着一块钱在犹豫:是吃份鸡豆凉粉呢,还是来根乳扇?大理的小吃还是相当不错的,凉粉、米线、乳扇、饵块,还有些我也叫不上名儿来。价格便宜得出乎我的意料,一路吃将下来,后来又看到新鲜品种就只能埋怨自己了:怎么还不饿呢?怎么还不饿呢?

如果要住下来,这附近是最好的了。我思量着,以旁观者的姿态混入市井,顺着人流折向西边另一条街,突然拥挤起来,摩肩接踵,两旁店铺都搭着雨蓬,拥出街面排成摊位,瓜果糕点,叫卖声不断,竟是进了农贸市场。路人多有提着礼盒的,类似喜庆蛋糕的包装,内装一整块圆型的大饼,听见叫卖声:“月饼月饼。”这才恍然大悟:这是白族的月饼呀!今天,大家都来赶集,2005年9月18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呀!心中一酸,象我这样孤独的人--赶紧逃离现场。钻进小巷,家家户户,皆门含喜色,院落里杀鸡剖鱼,迎侯这与团圆有关的节日。我则落荒而逃,穿过一片废墟,出离城外,一路往北行去--方方正正的城区,我的方向感顽强地坚持着。

这一路却郁闷得很,尘土飞扬的公路,没什么可看的,整个上午都在背着包走路,也疲惫了,这下又走了约莫三里地,总算到了崇圣寺——大理三塔就在里面。古崇圣寺早已湮灭,现在看到的是最近才竣工的仿古建筑群,为了把三塔围起来提高门票价钱吧。我累了,一屁股坐在寺庙外面旅游停车场的马路牙子上,叼棵烟,斜睨着云遮雾罩的苍山脚下灰色围墙里鼎立的三座唐代古塔。“真古迹使人留恋之处,在于它历经沧桑直至如今,在它身边生活,你才会觉得历史还活着。要是可以随意翻盖,那就会把历史当作可以随意捏造的东西,一个人尽可夫的娼妇;这两种感觉真是大不相同。”抄一段王小波语录,别的我不想说了。

没有在城里租辆自行车是我犯的一个错误,不然到崇圣寺不至于那么疲惫,也不至于去洱海需要租辆马车,并且行程会更自由,时间会更宽余。那位马车夫的唠叨至今想起来仍然令我烦不胜烦,他一路都在游说我去洱海坐游船,去品尝白族“三道茶”。我早就知道洱海的游船俗不可耐,是当地人宰客的一个手段,上了贼船,嘿嘿,可不好下来;“头道苦,二道甜,三道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待客的古礼,而现在,以商业为目标秀出的“三道茶”,和仿古建筑的性质有什么两样?

如我所知,洱海的确是个美丽的湖泊,湖边一个叫才村的村庄,隔着一大片稻田与大理古城相望五里。村边的湿地上,树林一直走入湖水,小小的渔船和绿藻一起静静地泊在林间,这让我想起吃草的马儿。而最易接近湖水的一小块陆地被围成码头,红绿油漆的画舫果然是俗到了惨不忍睹。天阴欲雨,小小的才村码头停满了游船,竟没有个痛快点儿的观景之处。洱海洱海,但愿能有下一次,我会搭乘一艘渔船——最好是民间的猪槽船,在有月和微风的夜里,与你细谈风月。

从洱海回去的时候,湖面上已有些雨滴,远远看见大理城却沐在一方阳光之下,城后的苍山却仍在云里。两旁是正待秋收的金色稻田,簇拥着的道路。雨一直把我追进古城,街面上人少了很多,笑着跑着,寻地儿避雨。赶集的乡民却挤上马车,要冒雨回家。

是中午一点钟的光景,我决定删去喜州民居和蝴蝶泉的计划,在洋人街附近的一家客车售票点订了张下午的车票。还有些时间,雨越下越大,各家小吃餐馆全都暴满,洋人街的酒巴倒是清清淡淡的,雨廊下两位来自都市的姑娘正骄傲地在用刀叉挑着舶来的通心粉。虽说不太饿,但晚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遂在街心一家小店要了碗饵丝,没有位置,只得一个人在露天太阳伞下坐着,却漏雨,就撑起自己的小伞。伞中伞下,我渐入佳境,把一碗大理饵丝吸溜得津津有味,过往行人则投来善意一笑。

今天晚上,200公里外的丽江会不会下雨呢,我希望路过那里时能看看中秋节的月亮。云南往西,偏北。

固定链接  |  归类:旅行游记  |   发布于:2006-01-10 22:32:58

上一页:[ 云南印象 ] 亲历的另一个丽江:我们都是可恶的侵略者 - ZT

下一页:[ 云南印象 ] 在世界最美的梅里雪山,心情象天一样蓝

Comment


Post a Comment

(必填)

(必填) (不会被公开)

验证码